对不起,石家庄这些地方“消失”了……



转自:河北共青团
最近
“石家庄又一标志性建筑开拆”的消息
刷屏了朋友圈
很多人都说:有点感伤
的确,在几十年的发展中
石家庄,给我们带来了很多
也带走了很多
上个世纪的那些老房子
都在岁月斑驳里被拆了
那些熟悉的街道都变了模样
区划名称也重新调整了……
有些东西在时代更迭里弄丢了
有些事情在兜兜转转间忘了
石家庄,真的慢慢“消失”了吗?
消失的区县 桥东区
桥东区成立于1956年,因地处京广铁路以东而得名。2014年9月桥东区撤销,部分街道划归长安区,部分划归桥西区。这个面积43.07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,诞生了曾经石家庄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“南三条”,“南有北义乌,北有南三条”。
藁城市
2014年9月撤销县级藁城市,设立石家庄市藁城区。以原藁城市行政区域为藁城区的行政区域,藁城区人民政府驻廉州镇廉州西路2号。
鹿泉市
2014年9月撤销县级鹿泉市,设立石家庄市鹿泉区。以原鹿泉市行政区域为鹿泉区的行政区域。鹿泉区人民政府驻获鹿镇镇宁路6号。
栾城县
2014年9月撤销栾城县,设立石家庄市栾城区。以原栾城县行政区域为栾城区的行政区域。栾城区人民政府驻栾城镇裕泰路5号。
虽然桥东区被撤,藁城市、鹿泉市、栾城县也已被设立为行政区。但不可否认的改变是,历史在前进,我们也在向前发展。
消失的地标
石家庄邮政大楼
石家庄历史建筑邮政大楼要拆了,这座伴随了石家庄市民近40载的建筑,即将成为历史。据说拆除后要建成中央商务区核心历史文化区!
石家庄车站邮政大楼前身为“石家庄邮件枢纽转运站”,位于公里街1号,为石家庄邮政历史较早的综合性建筑,是石家庄邮政现存的较早的集邮件生产、转运、封发、营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。也是最能反映邮政发展变迁的“活化石”,是反映邮政行业历史特色的“博物馆”。该建筑于1980年9月竣工交付使用,占地面积3332.4平方米。
第一工人文化宫
第一工人文化宫,简称“一宫”,建于1956年,建筑群包括文化活动楼、电影院、大礼堂、游泳池、旱冰场、篮球场等。整体风格带有苏式风格,规模庞大。它承载着这个城市几代人的集体记忆,当年还拥有石家庄最大的礼堂。如今的一宫,已经改建为人民广场。
洞天影院
洞天影院于1984年10月1日正式营业,成为省会首个地下影院。这里的观影环境和放映设备曾是全省一流。内设948个观影座位,冬暖夏凉,是当年石家庄市民夏日避暑娱乐的不二之选。最辉煌的时候,冯小刚、葛优、陈佩斯、徐帆等大腕明星经常到洞天影院参加各自影片的首映式。
2003年影院关停,2013年7月正式拆除。如今的洞天影院成为商业用地。
北道岔立交桥
北道岔立交桥始建于1985年,位于和平路与胜利街交口处。它是石家庄公开招标兴建的第一座大型公路立交桥工程,它是石家庄市搬迁史上也是最快完成搬迁的——涉及28个单位和居民的搬迁任务,只用了15天就完成。
2008年10月,历经23年风雨的北道岔立交桥完成使命,退出历史舞台。取而代之的是横跨京广铁路的和平路高架桥。
西郊动物园
在很多庄里长大的80后的相册里,这里曾是出现频率最多的“外景地”。门口的石狮子、哪吒喷泉、猴山、激流勇进、疯狂老鼠……承载了太多80后的美好回忆。2005年6月,随着新动物园的建成,西郊动物园正式闭门谢客。2007年5月,改建为裕西公园重新开园。
石家庄电视机厂
石家庄电视机厂曾是这座城市的地标级建筑,生产的彩色电视机早在70年代初期就进入了***。2005年,石家庄电视机厂宣布破产,环宇牌电视机退出历史舞台。但走在裕华路上依然可以看到两个大大的字——环宇。
天府酒店
在那个没有肯德基、麦当劳等洋快餐的时代,天府酒店是90年代初石家庄最火的小吃店之一,5-8元吃饱、十几元吃好。曾经坐落在目前图书大厦位置。
南铜冶楼牌
鹿泉区南铜冶村牌楼位于村南北主干道北口,1997年建成,水泥和大理石混合结构,中间一个大门,两侧各有一个小门,5个黄色琉璃瓦楼顶次第上升,虎踞龙盘,错落有致。自2018年4月1日晚十点起,南铜冶的标志性建筑牌楼已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,成为历史了。
消失的街道 五一街
如今福兴阁之所在,即为当时的五一街,是石家庄市形成最早的一条街道之一。五一街生来即繁华,在不长的街面上,诞生了数家石家庄第一,第一家照相馆、第一家浴池、第一家戏院,还有在石家庄赫赫有名的老字号。形成时名为升平街,日伪时期更名为共荣街,日本投降后更名为三民街,上世纪六十年代更名为五一街。1997年左右完成拆迁,现已无存。
桥东区民进街
1948年3月6日,在这个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城市,在这条小街上,二十六个居民聚集在一起,每人出资255斤小米,合作一起生产药棉和纱布。于是诞生了三三脱脂棉工厂。厂名“三三”即为该厂位置在石家庄三区三街之意。这就是四药的前身。
南大街
从中山路北“品汇时代”东侧进去,向北一直到大桥街,5.5米宽,380米长的小巷子就是石家庄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南大街的全部。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,南大街一带曾是自由市场,里面有卖自行车把套、钥匙扣等小玩意的。这之后它曾寂寥了很长一点时间,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,新华集贸中心逐渐兴起,南大街才又成为商贾聚集的繁华商贸中心。
民生路文化长廊
从喧嚣的都市高楼大厦中,走进这条古青色的石板路,满眼民国风情的建筑物承载着石家庄的历史记忆。现在的民生路文化长廊,更是结合了现代特色的文艺小地。
永安街
现在的永安街东部一带旧称“南花园”,恐怕这个名字对现代人来讲是闻所未闻,但在旧时却相当于北京的天桥,举凡说书、杂耍、沽衣等样样俱全。
电报局街
电报局街27号,是一座欧式风格建筑。它位于电报局街和正义街交叉口,传说为休门村姓赵的财主所建,曾用作国民党石门总部。赵家人来往于全国各地,同时将各地的建筑风格带入了他们的住宅,这才出现了各地风格的融合。
消失的品牌 中华维力饮料
许多石家庄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喝到的第一瓶可乐,肯定不是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,而是维力饮料。80年代中华维力曾与健力宝齐名,号称“北有维力,南有健力宝”。1984年,维力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受到世界关注,被外媒惊呼为“东方魔水”。
旭日升
1993年始,一个以供销社为家底、3000万元投资起家的旭日集团通过短短几年的发展,做成了一个销售额高达30亿元的饮料巨头。在2000年有关机构的评估中,旭日升的品牌价值达到160亿元。旭日集团无可辩驳地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茶饮料生产基地。
2002年下半年,旭日升停止铺货。曾一度风光无限的“旭日升”,日渐成了人们心中的一道“蓝色记忆”。
马胜利造纸厂
1984年,马胜利毛遂自荐承包石家庄造纸厂,率先在国有企业打破“铁饭碗、铁工资”制度,并推出改革“三十六计”和“七十二变”,使造纸厂迅速扭亏为盈。
大大泡泡糖
这一定是80、90后小时候必不可少的零食,一毛钱一颗,两颗一起吃就能吹很大的泡泡。小学的时候,要是谁不会吹泡泡肯定被同学笑死。还经常比赛都谁吹的泡泡大,结果被粘得一脸都是泡泡糖。
2007年,大大泡泡糖所在集团被箭牌公司收购,陪伴了一整个童年的大大泡泡糖也就消失了,只能留在童年的记忆里。
消失的味道 灶头饭
小时候每到做饭时,听着劈柴声、炒菜声,是最幸福的时刻。最喜欢给妈妈打下手,坐在灶门前给母亲添柴烧火,然后时不时吞着口水,伺机还偷上几嘴。
棒冰
小时候,高一声低一声的吆喝,常常响起在街头巷尾,伴随着木块敲击木质冰棒箱子的“啪啪”声响。
爆米花
“砰”的一声,小朋友们都会朝着声响传来的方向跑去。因为大家都闻见了那新鲜的米香,这肯定是爆米花师傅来了。师傅会挑着担子,一头放着葫芦状的“炮弹”,另一头则是火炉与风箱。他可是小时候我最爱的职业啊!
消失的老手艺 弹棉花
小时候家家户户要做被褥都会去找弹棉花的工匠,随着一声声弦响、一片片花飞,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,小时候有新被子盖也是很幸福的事!
裁缝
我外婆告诉我说,她们那个年代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找裁缝做新衣服,有一件新衣服可以高兴一年。到了我妈这代,几乎家家都有一台缝纫机,因为当时流行的嫁妆就是缝纫机、自行车、收音机和手表。
到了现在,买衣服越来越方便,甚至都不用出门就可以买衣服,很多门店也会提供改衣服的服务。人们已经不需要找裁缝,这一行也就这样慢慢没落,需要做衣服改衣服的人也不多了。
磨刀匠
“磨剪~~刀,菜刀~~~~",长吆喝似乎总会或近或远的响起。老扛着一条板凳,上面有磨刀石,看他拿着菜刀在磨刀石上哗哗哗的来回磨着,不一会儿菜刀就像新的一样了,刀被磨的飞快!随着时代的发展,这个手艺也随之消失了。
修表匠
放大镜、酒精灯、镊子,还有灵巧的手是他们的兵器。小作坊里凝固了他们的人生画卷,见证了时间的游走,有多少怀念和追忆,在以后的日子里只剩下记忆。
补锅匠
以前谁家的铁锅烧穿了,又不舍得丢的话,就拿出来给师傅补一补。很多人家的锅都是补了再补,一用就是好几年。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锅破了就换新的,而补锅这个手艺就渐渐地消失了。
挽面
有一首俗谜:“四脚相碰,四目相向,一人咬牙根,一人在忍痛。”说的便是挽面。专为人挽面的阿姆用线将女人额前、鬓角的汗毛拔掉,修出弯弯的月牙眉。
消失的感情
关于这一点
我相信大家最有感触的就是邻里感情
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
没有那么多的豪宅别墅
大家都住在一个小院子里
或者是一条小巷子里
邻里关系总是那么的和睦
邻居阿姨和妈妈的关系就像亲姐妹
邻居叔叔和爸爸的关系就像久违的老朋友
他们一起聊天、打牌
一起干活;一起做饭
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充满乐趣
小时候放学回家
甩下书包就去找邻居家的孩子玩了
吵个架只要一颗大白兔奶糖就能和好
大家一起玩、一起闹
狭小的巷子里到处回荡着我们的笑声
那时候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
爸爸妈妈去上班了
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带
不像现在孩子
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在身边
关系也不怎么亲了
祖孙亲情都淡了许多
更不要说邻里之间的感情了
现在大家都住在一个单元楼里
小区大门进出要刷卡
单元楼楼下进出也要刷卡
对面的那户人家住着什么样的人也完全不知道
只有在同时出电梯的时候
才会忽然意识到
哦,这就是我的邻居啊
消失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,短短一篇文章根本,装不下大家满满的回忆,如今我们都已长大,石家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,在这座城市里“有的地方,看一眼就少一眼”。
一座城市的发展也意味着许多时代的印记在不断地消失,或许,未来也许还要迎来更多的告别。但这种“消失”,也意味着一种成长,城市的成长少不了更替迭代。
那些“消失”的部分
终有一天,会生长出新的希望!
一座正在“消失”的城市
一座正在“生长”的城市
时代一直在发展
故事一直在继续
但它始终那么“好看”